玉器的辨识与收藏书籍有哪些内容
今天开始新的一个专题,主要是配合我前不久在头条开办的《从零开始学习玉器收藏》的专栏课程,因为专栏的视频受时间限制,很多话题说不太清楚,而且图片一多,剪辑起来就容易出错,干脆再写一些相关的辅助文字,如果可以对照我的视频讲座,相信会对您的玉器收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一般情况而言,普通的收藏爱好者都是通过阅读和浏览有关收藏方面的内容,来提升自己对玉器收藏的理解能力,而且阅读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鉴定能力,从而在收与藏的交易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尝试着在地摊能买到物有所值的藏品,这本无可厚非。
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随着收藏行业的迅速升温,收藏爱好者的队伍迅速扩大,收藏书籍、鉴定方法、视频传播的数量品种的瞬间充斥和膨胀,各类仿品、赝品铺天盖地,横流四溢,其势不可遏。我上一个专栏《收藏陷阱》中已经将各种经历跟大家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因为,市场发展,必然会带来机会和挑战,而其中的既得利益者,更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于是,各种包装的理论和“砖家”纷纷上场,有的挣卖假货的的广告费,有的挣骗人的鉴定费,只要你敢交钱,他就敢下结论;有的拿台仪器也开始骗钱,自以为是地想开山立派。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蜗居于中国艺术品体位上的赝品的欺骗与仿品的艺术复制,从来没有一种法律的界定 与制裁,这就严重地挑战着收藏者的投资信心和鉴别能力。
而有关的网站和各种平台对来自于各个不同群体的鉴定方法的著述,又像一位左右逢源的好好先生,一方面取悦于亟需流量的支撑和广大鉴定秘诀的收藏者点击,另一方面, 又通过平台的强大传播力度将反鉴定的技术,告诉给另一类以此谋生的仿制者人群,这就是越鉴定假货越多的一个主要问题,矛与盾之间的关系在这不大的收藏圈里,得到了最直观的演绎。
既然如此,还有何收藏的意义呢?写这样的文章和出这样的专栏视频能给大家传授什么样的秘诀和方法呢?
首先说一下对于收藏的认识误区,当然,我在各种场合和视频里面表达过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收藏,只是指一种纯消费式的行为,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收藏者要求藏品给他带来的回报不仅仅只是财富的投资,而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观感上的刺激。
换而言之,只要收藏者看着高兴、心情愉悦,这种收藏的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
目前所谓的“收藏”,藏者对藏品不仅有产权的象征意义,更具有投资回报的意义存在,对他而言,衡量一件藏品的真假标准是否能给他带来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严格地讲,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收藏之列,只不过是在新形势发展的环境中,将投资题材与艺术品进行整合的项目而已。
在收藏圈里有这样一句话, 说收藏者要有财力、眼力和魄力,缺一不可。
其实,这句话也要客观分析,普通的收藏者可以如此,但是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者,有财力、有魄力足矣,没有必要非要有眼力!马云前不久的捡漏实际上都是他身后的投资团队的功劳,只要有钱,在拍卖会上保持一直高举号牌的气魄,就不会错过什么珍宝。
眼力那是专业鉴定家的职业技能,包括八成的经验和两成的理论。他们的鉴定优势,百分之百来自于一生实践经验的积累,绝不是多看几本鉴定的书所能成就的。
老一辈鉴定家如孙瀛州、刘九庵等诸先生,很可能理论水平都不高,看不懂化学分子式,但是,经他们过眼的东西,何止千万!
现在的鉴定人员,虽然较老一辈有学历、 有文化,但仍少不了要有前辈们口传心授的技法传灯。中国的古玩鉴定,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能文字和视频说不清楚,王世襄老人说过一句话“望气”,古玩行也有很多经验,譬如气韵,譬如包浆,譬如燥润,譬如神态等等,不经手千件万件,数十万件,很难成就一位合格的鉴定“家”。试想,要说一句“假的"或“真的”,没有这种专业环境的历练、专业技能的传授,支个摊就想挣钱,有那么容易的事吗?
所以我以为,藏家与鉴定家的天然分工是: 一般收藏爱好者由于是感性的,判断容易受到外来干扰的影响,因此,只需根据你囊中的银两,来决定是否购买这件藏品就行了,至于是真是假,那一定要听从鉴定家的意见;而作为鉴定家,他们应该始终是理性地对待每一件过眼的东西, 根据既有的条件来完成对每一件器物的甄别工作。
网页中经常有人给我发图,我都以不做鉴定为借口回避了,有人说,你不敢鉴定是因为你只会“纸上谈兵”。为证明自己也能鉴定,就在河南台“文物宝库”的小程序中也开始了自己的鉴定工作,但是我还是很少打开手机里面的这个小程序,我认为鉴定只是告诉你结果,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做文化传播,将玉器的鉴定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会对玉文化的发展起到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现在极度混乱的古玩市场对于鉴定家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知道真品、仿品、赝品,甚至要知道造假的地点。他们的老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鉴定界里传授给他们知识的前辈,已经延伸到了一些仿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向他们学习高仿品的辨识要点。如此复杂的博学、致用的关系,一般水平的业余收藏者绝难通过有限的经历入围于专业行列之中。
这样说来,学习鉴定还有何意义呢?普通收藏者还有必要学习玉器鉴定知识吗?下面将这些跟鉴定学习相关的几个具体问题回答如下:
一、普通爱好者学习鉴定的意义?
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并不是此次为谋生的行业人员,多一个渠道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我认为其意义大于购买一件物品所带来的真赝之快感,试想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却有着万年以上的玉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的悠久文化会有多少个惊喜和意外还遗存在民间,而不被人所重视?了解玉器的发展史,不一定非要买一件古玉进行投资和佩戴,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多一些视角来看待我们的祖先和文明,也是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最基础的文化常识,多了解一些肯定会有益处。
二、 收藏者应该如何学习古玉的鉴定知识?
古玉的收藏一看缘分,二看努力,想学习首先要看书。多看与历史相关的史料和记载,不要被网络的碎片化知识所充斥,学习和阅读目的要有所改变:
第一,多去博物馆,通过了解器物的特征,来研究时代、历史与文化,进一步提高品读器物的欣赏能力,让藏品说话,与你有一种心语的交流;
第二,多去古玩店,从一件器物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多听各种评论和描述,可以培养一种关于真伪的见解;这是心知肚明的事,未必直言,是一种学问,也算一种乐趣;
第三,多看相关的书籍和讲座,学会对比和提炼,我现在做的其实是你的第三步,要学习正确的知识,千万不要被网络“砖家”洗了脑,有的人理论知识不错,就是手中的物品不堪入目,很容易将人带到沟里。
第四,闲逛文物店、地摊时,遇到很开门的小东西,如果花钱不多,就可以买一两件玩玩;
第五,可以尝试发表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对于鉴定真伪的知识,听听别人的批评,不断总结,不断纠偏,也可以当作学习的作业,也算是与三五知己闲聊的侃资。
三、自己购买物品,如何可以保证购买的物品物有所值?
第一,收藏入门先戒贪,条件不具备,宁可失之交臂,也别将大把的银子打水漂,当然,这里讲的是大资金量的投入,小瓶、小碗、小佩件不在此列;
第二,尽量买品牌信誉有保障的店铺或者国家文物公司的商品,公家的商店,真伪的可信系数相对大些,虽然价格略贵,但是开始玩收藏时,起点很重要,起步高,以后走的就会快,起步低,总是在地摊上寻觅,难度系数就大;当然到文物商店购买物品注意,一定要开具发票,以便在发生疑问时有据可查,将来出售时,有票据的证明出手频率也相对容易。
第三,可以多去拍卖会上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一个是可以在预展时上手体验,另外一个,是所有人都在争抢的物品,一定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现在的拍卖会门槛很低,无论是买还是卖,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哪些说拍卖会是假拍是会员制的说法,更多的是自己玩的东西上不了台面,这类人远离,不是卖假货的就是帮卖假货的人数钱的,如果自己的藏品不能经过市场检验,说什么都是吹牛。
四、没有了淘宝捡漏的过程,收藏还有什么兴趣?
如果花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的仿品,不仅兴趣索然,还烦呢!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在其中挣到钱,首先就要有一个谦虚的学习态度,如果没有学习的心态,干什么都不会成功。
五、收藏的秘诀是什么?
在藏品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在藏品的规模上动脑筋,用“工外功”赏鉴藏品,把鉴定的决定权还给鉴定家,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自己的一知半解,成就了赝品事业!
在我这两年的免费系列连载文字中,包括我最近刚完成的视频讲座课程中,其目的不在于传授藏友辨真假的基本常识和我个人的收藏方法,包括识别人及物的基本硬功,同时也向各位藏友普及了一些收藏经历中的八卦太极。
收藏,照样可以借力打力。
前提,就是你需要先培养出自己的一身正气,不贪不痴,才可以有效地抵御各种诱惑和欺骗的招数和伎俩。总想一夜暴富,不想付出,就想捡便宜发大财,这类人永远不会成为这个收藏游戏的主角。
再者,借助于我这两年的免费历史文化的专栏文章,订阅我的视频讲座,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