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石器时代的玉器?
(接上期)
关于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征,配合视频专栏内容,我们这一期专门介绍一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纹饰特点。
关于网络上各种介绍鉴定的文章很多,其实看多了也就明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一个版本的基础上不停地转载和摘抄,真正属于原创的观点很少。
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个是真正的研究者少,大多都是学习者;研究者和学习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自我的观点,自己琢磨出来的跟转发别人的不是一个层次。
另一个就是受环节和实物的困扰,真正的考古工作者是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出土物品,不过这些专业的考古人员有几个是玉器的收藏爱好者?他们每天要面临着各种墓葬中挖掘出来的骨骸和杂物,哪有几个会认真地研究其一件玉器的纹饰和细节特点的。
同样的道理,现在各行各业都有从业者,有几个是真正的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的?除去最基本的谋生需求,能把每天的考古日记写清楚的都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这么说不是诬蔑考古工作人员不专业,专业的高手肯定有,否则市面上哪有这么多的文字见解。
但是我接触了很多考古工作者,从考古的角度跟收藏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视角,考古工作者更需要了解的是此类物品的历史年代,同位素,出土位置,实际作用和参考价值,他们根本不需要,也唯一不需要考虑的,就是物品的真假问题。
我们去博物馆看一下藏品的介绍就会知道,一件玉器的介绍仅限于年代、名称、尺寸和出土时间,而材质、纹饰特点和造型背景都不是可以从器物介绍中得到的。
而收藏者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我曾经参加过国内很多重点的考古遗址和工地,许多著名的墓葬遗址也都有实际参与的机会,但是从收藏的角度出发,我每次只是很关心出土的玉器种类,材质特点,纹饰特征和出土数量,我需要在脑海中将其特点牢牢记住,因为很多现场物品是不允许私自拍摄的,我要将自己在考古现场看到的物品与自己在市场上看到的物品进行对比,总结出我认为能说服我自己的道理,再用文字记录下来,总结发表,可能后面就会被人摘抄,转发等等,无一而外。
这一期我们就谈一下视频课程中,我在最后一堂课里面着重介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纹饰,详细解读一下我对红山玉器鉴定的理论和实际感悟。
首先我们要明白,纹饰只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 、它是审美意识和信仰在玉器工艺美学上的具体表现。
在视频课程里面我跟大家总结,辽河流域跟长江流域的两种文化差异,在玉器上面的表现,可以从两个代表性的玉器上直接体现,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相对于良渚文化来说,简单而深奥。
为什么呢?红山文化历史时间上占居上风,更久远的历史也就说明了更具有原始审美的创作思维,在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上,基本都是平面打洼,利用粗阴线构成的线条组合,极少有细腻的加工纹路,大面积的是裸露的光面,看起来及其简单,却是大雅大拙的最完美诠释,留下的线索及其有限;如果你没有对这个阶段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刻了解,对此阶段同类物品的相对熟悉,看起来最容易的,往往也是鉴定起来最难的,这对于一般鉴定者来说,其难度系数较良渚文化增大许多,在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 ,很难对玉件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这种简单质朴的制作工艺,加上随处可见的地方材质,也给现代的仿伪牟利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所以为何市场红山玉器难见真品,就是太多人仅凭一面认知就敢冲入市场,疯狂抢购,现在出售无门,不觉上当,却指责交易环境不公所致。
红山玉器的纹饰受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只有几种盛行,纹饰的代表性分为瓦沟纹、凸弦纹、阴线纹等,记这几种,换句话说,牢记其中的一种,仔细分辨,就会提升你对实物的真实认知。
一、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瓦沟纹
在视频课程中我讲过,红山玉器的鉴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会看沟槽,瓦沟纹是红山文化玉器的标志性纹饰,也是所有玉器纹饰的“鼻祖”;
这是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在原始审美刚刚有了萌芽阶段的时期,利用可以使用的工具,即在平面玉佩或圆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匀称的凹槽形纹饰,
在大多数的红山玉器上都可以发现这种纹饰的存在,它常被用于勾云形器的面部鸟类的身体以及一些器物的正面。
器物上的瓦沟纹打磨得十分光滑,这是由于其特殊的琢磨材料和工艺所造成的;
那个阶段古人还没有砣具的使用,也没有解玉砂的粗细之分,所有的结果都是手工长期低速琢磨后形成的,在瓦沟的底部和平面交接处有“触之有线,视之无物”的感觉;
这种感觉跟现代机械化设备制造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只有长期对实物的触摸和观察才能有所体会。
二、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凸弦纹
凸弦纹也叫“棱线”,是红山文化玉器纹饰中仅有的数种纹饰之一,也是在瓦沟纹的基础上出现的,具有显著的装饰特征。
凸弦纹在玉器上粗细均有,顶端圆滑,装饰效果简单而大气。
这类纹多见于鸟类翅膀尾羽,龙的长鬃和勾云器的弦上。
这种纹饰都是在沟槽打洼形成的基础上,留下的玉器原始创面的痕迹,但是古人聪明地利用了这种纹饰,用来表达物品的不同身份和特点,最后成为其装饰的一种手法。
三、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阴线纹
在沟槽形成的台面基础上,与凸弦纹相对的是阴线纹饰,阴线纹实际上是到了良渚文化时期才真正迎来辉煌和发展时期;
在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匠,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与构成把握,但是那也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在一件玉雕作品上,有时仅寥寥数道阴刻线,就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生理结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一定是运用的可以刻划玉石的硬度材质,或者是可以自动旋转的研磨工具,也就是砣具的雏形。
比如玉猪龙的喙部,大概不过两三刀阴刻单粗线,就能完整地表达出那一时代对猪造型概括的表现能力,以后各时代的能工巧匠,对此远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