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翡翠的“ABCD”货,应该怎么鉴别和处理?

翡翠A、B、C、B+C(D)货在《系统宝石学》中已经进行定义:

天然翡翠,称A货;

人工漂白、充填注胶处理,称B货;

经染色处理,称C货;

如果同时存在漂白、充填处理和染色处理,称B+C货(D货);

B、C、B+C(D)均称为人工处理后的翡翠,不是天然翡翠,对身体有害。可目前一些不良商家,对不懂珠宝知识的消费者解释为“积压处理”、“降价处理”等。

做为消费者,如何凭肉眼迅速鉴别翡翠A、B、C、B+C(D)货?下面,遇好总结了几点简单易懂的鉴别方法,共同交流:

1、鉴定证书

A:无论国检、省检,鉴定结果为“俗称A货”。

B、C、B+C(D):鉴定中心一般不出鉴定证书;若有证书,鉴定结果为“处理”。

2、颜色

A:分布不均,伴有色根。绿色为铁所致,总会残留一些黑色小点和褐色铁质痕迹。

B:颜色一般显得鲜艳,不太自然;颜色分布无层次感;有时会让人感到带有黄气。

C:呈网脉状分布于裂纹或颗粒之间,色呈丝网状。没有色根、铁迹、绿色变淡。

B+C(D):颜色沿矿物颗粒之间间隙分布,呈丝瓜瓤结构;有平等细丝状的绿色;色形的边界模糊不清。

3、结构

A:不同品级翡翠其结构不同。高档翡翠:纤维状、细腻,肉眼和放大镜都无法看到,透明度好;中低档翡翠:粒状,肉眼可见近圆形晶体矿物或者是白云朵状的小斑点(石花),有时可见结构粗的翠性。

B: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下,表面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C:结构疏松,颜色沿裂缝或石纹生长。

B+C(D):结合B 、C特征。

4、光泽

A:呈带油感的玻璃光泽,当转动成品时,表面的反光点快速移动,晶莹而灵活。

B:具有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用10倍放大镜贴近观察,有时在表面见到半透明的乳白色堆积物。

C:具有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B+C(D):具有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5、重量:

A:密度为3.33g/cm3左右。用手掂量,有“打手”的感觉。

B、C、B+C(D):密度较A货低。用手掂量,较A货重量减轻。

6、手感及声韵(声音主要用于鉴别手镯):

A:手摸时将其贴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有冰凉之感,反复顺摸会有沾水的涩感;对碰时,均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B、C、B+C(D):表面反复摸、擦,就像摸玻璃一样温滑,没有A货的湿涩感;轻微撞击,声音发闷,声音沙哑。

(原创,禁止转载!)

上一篇:翡翠分几种颜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